AI重塑醫療路徑,推動創新與信任共建
上海2025年11月6日 /美通社/ -- 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飛利浦正式發布2025年中國版《未來健康指數報告:構筑醫療AI信任基石——醫患雙重視角下的醫療健康未來》。作為全球規模領先的同類研究之一,本年度報告調研了全球16個國家地區的逾1,900名衛生健康技術人員與16,000名患者,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如何賦能衛生健康技術人員,增強患者對技術發展的信任,進而為更多人提供更優質的醫療關護服務。
飛利浦全球執行委員會委員、大中華區總裁劉令女士表示:"2025年恰逢《未來健康指數報告》飛利浦系列研究發布十周年,具有里程碑意義。過去十年,我們見證了科技如何一步步重塑醫療的未來。作為全球AI醫療領域的引領者,飛利浦將AI置于企業戰略核心,旨在設定行業標準,加速健康成果轉化,并創造長遠的影響力。我們期待通過此次報告,進一步激發行業內外各方的合作,以中國創新力,共同打造開放協同的AI醫療生態。"
中國正成為全球AI創新高地,也是醫療AI接受度最高的市場之一。本年度報告佐證了這一點:在中國,84%的醫療專業人士認為AI能夠在早期干預中發揮關鍵作用。更重要的是,44%的中國患者表示,如果他們了解到AI能夠幫助提升健康水平,他們會更積極接受AI在醫療中的應用。
從提效減負到主動健康管理,AI支持中國醫療轉型
隨著全球醫療系統壓力的加大,AI技術的引入在優化醫療工作流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2025年報告數據顯示,超過三分之一(33%)的中國衛生健康技術人員表示,他們在AI的幫助下能夠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患者照護中,同時處理行政事務的時間有所減少。這一趨勢與《未來健康指數報告》中的其它大部分國家地區的趨勢有所不同,這一差異或源于中國在AI運用方面領跑全球[1]。
調研顯示,中國衛生健康技術人員普遍認可AI在醫療領域已被證實的助益,例如提升運營效率、優化流程、提升醫療可及性、改善患者體驗、提高臨床能力與創新激勵等。具體來說,他們將AI視為提升醫療干預精準度與及時性(69%)、自動化處理重復性工作(68%)、助力患者高效分診(77%)的利器。面對醫務人員緊缺的現狀,AI能夠助力提高生產力,尤其是在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部分農村及城市地區,幫助衛生健康技術人員服務更多患者,并改善優質醫療資源的可及性。
此外,AI正在推動醫療模式從"被動治療"向"主動健康管理"轉型。77%的中國衛生健康技術人員相信,包括AI在內的數字健康預測分析技術有助于減少未來住院率;84%的受訪者認為其能通過賦能早期干預拯救生命。
中國患者對AI醫療的信任度領先全球
AI在醫療領域的長遠發展,需以穩固的醫患信任為基石。2025年報告揭示了一個顯著特點:中國患者對AI醫療的接受度非常樂觀,89%的中國患者相信AI有助于提升醫療關護水平,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9%)。
宏觀來看,90%的中國患者表示,如果技術能改善醫療服務可及性,他們樂于擁抱這些技術,這一比例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2%)。在細分應用場景中,患者對AI的接受程度相近且普遍較高,例如在根據輕重緩急分診患者(77%)、處理檢查結果(81%)、協助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77%)等方面。同樣,患者對調研所列的所有AI+醫療潛在應用場景的接受度均處在高水平,超過全球均值。
然而,期待與擔憂并存。約三分之二的受訪患者對數字化技術可能讓醫療失去人文關懷表示擔憂。同時,雖然64%的衛生健康技術人員曾參與技術研發,但僅44%的受訪者認為這些技術是圍繞他們的實際工作需求設計的。調研也指出,使用所信任的企業開發的AI工具,能顯著增強85%的中國衛生健康技術人員對技術的使用信心,這為技術供應商指明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方向。
構建信任路徑,多方協作推動AI醫療可持續發展
在《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等政策的持續推動下,中國正致力于構建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新形態。今年,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發布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有關舉措的公告》,明確指出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是塑造醫療器械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隨著AI在醫療體系中的深度應用不斷拓展,如何建立和鞏固醫患雙方對AI的信任,成為推動創新成果落地的關鍵課題。在此背景下,中國版報告進行了深入探究,為行業如何強化醫患對AI的信任提供了清晰的路徑。
報告指出,中國患者能夠更積極地看待AI,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大因素:明確AI能夠助力其提升健康水平(44%)、借助AI能夠使其更快接觸到衛生健康技術人員(40%)、明確AI能夠降低醫療費用(36%)。如果AI能夠助力增加醫患溝通時間,相應地患者對AI的積極認知也將進一步提高。此外,當患者通過特定渠道獲知AI介入其診療過程時,他們的接受度會顯著提高。其中最受信任的信息來源是醫生(96%)、醫療系統(96%)和護士(95%),對開發技術的公司(91%)、新聞報道(90%)、社交媒體(86%)的信任度也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而對于衛生健康技術人員而言,增強對AI的信任則需要解決更深層次的系統性保障問題。調研揭示了關鍵的信任因素:明確AI使用的法律責任歸屬(43%)、解決數據偏倚及數據質量問題(41%)、提供AI有效性的科學依據(39%)至關重要。中國的衛生健康技術人員還呼吁對AI系統進行持續監測和評估(37%),確保數據安全(37%)以及建立AI使用與限制的明確指引(32%)。
要強化醫患對技術的信任,必須以負責任、以人為本的方式發展AI,將"協作"置于AI創新的核心。只有當技術和信任攜手并進,AI的磅礴力量才能真正得以釋放。
2025年中國版《未來健康指數報告:構筑醫療AI信任基石——醫患雙重視角下的醫療健康未來》現已發布,誠邀您點擊鏈接下載完整版報告,共同探尋AI+醫療的未來圖景:https://www.philips.com.cn/a-w/about/news/future-health-index/reports/2025/building-trust-in-healthcare-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