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 2025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2025年10月23日,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合作論壇暨聯盟年度大會在重慶隆重召開,來自中德兩國智能制造領域的3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期間,TÜ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ÜV南德")被授予"中德智能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單位稱號。同時,由TÜV南德大中華區商業產品部朱海鋒與曹旸共同參與編寫的《人工智能在工業安全領域中的應用》白皮書也在大會上正式發布。依托本次大會平臺,TÜV南德將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安全領域的應用與標準化建設,積極促進中德兩國在智能制造領域創新實體之間的溝通與深度融合,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本次大會發布的《人工智能在工業安全領域中的應用》白皮書,是由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牽頭,TÜV南德朱海鋒與曹旸領銜編寫,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重慶郵電大學、中山大學、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等16家單位的40余位專家共同完成,兼具專業性與實踐指導性。
隨著全球產業智能化進程的加速,工業安全與人工智能(AI)的深度融合已成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課題。基于這一行業背景,白皮書以前瞻性視角,系統梳理了AI技術在汽車、醫療、機械、流程工業、煉鋼、軌道交通、低空經濟、核能及新能源等關鍵領域的安全應用實踐與標準化發展趨勢。通過揭示人工智能在感知推理、決策優化和自主學習方面的優勢,白皮書提出了工業安全從"被動響應"向"可信預防"轉型的技術路徑與解決方案,為行業企業提供了可落地的實踐參考。
大會的另一亮點,是TÜV南德聯合華南理工大學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徐大波教授團隊,以及中山大學智能工程學院鐘任新教授團隊共同建設的"自主系統動態安全驗證平臺"成功獲授"中德智能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單位稱號。
"中德智能制造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是由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合作聯盟在成員單位中擇優授牌設立的"技術創新節點"。每個創新中心均由中德雙方機構聯合組成,旨在聚焦工業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綠色低碳制造等前沿技術領域,秉持"開發共享"的理念,展示智能制造創新技術的應用方案,為聯盟成員單位提供技術驗證場景,進而促進中德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先進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此次 TÜV 南德參與建設的平臺獲授"中德智能制造技術創新中心"稱號,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未來,TÜV 南德將以更高的戰略站位、更大的投入力度和更務實的行動舉措,深度融合德國質量、中國速度與全球資源,圍繞人工智能、數據治理、系統集成、工業通信等智能制造前沿議題,持續貢獻"中德合力"與"TÜV南德方案",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依托本次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合作論壇暨聯盟年度大會平臺,TÜV 南德通過 "平臺獲授創新中心稱號",和"發布工業安全 AI 白皮書"的雙重成果,進一步夯實其在工業安全與智能制造領域的行業地位。后續,TÜV 南德將以此次成果落地為契機,持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安全領域的落地應用與標準化建設,深化與中德兩國科研機構、企業的協作,為全球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