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2025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2025年10月24日,第八屆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暨醫療器械創新周在天津武清啟幕,工信部教育與考試中心發證的數智化醫療器械專項技術證書培訓公開課在開幕式現場正式啟動,這也是工信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和醫療器械創新網首次合作舉辦專項技術證書培訓公開課。
作為聚焦醫療器械行業數智化轉型的權威認證項目,本次培訓公開課設置四大核心方向,其中【數智化醫療器械產品工程師培訓】與【數智化醫療器械人因工程設計工程師培訓】已在創新周率先完成首輪公開課,憑借專業的課程體系與實戰導向的教學模式,贏得參訓學員廣泛好評。
產品工程師培訓:
錨定人機交互核心 引領數智設計革新
首場【數智化醫療器械產品工程師培訓】特邀浙江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有源器械檢驗研究所主檢、工程師徐珂主講,以"數智醫械:開啟用戶體驗與人機交互的未來之門"為核心主題,構建了覆蓋需求分析、產品設計、系統集成的全流程培訓體系。
課程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智化技術,重點解析了醫療器械用戶體驗設計的核心邏輯,通過臨床設備交互案例拆解,教授學員如何將人機工程學原理與數字化技術相結合,優化產品操作流程與界面設計。
培訓內容涵蓋產品生命周期管理、需求挖掘與轉化、跨學科協同開發等核心模塊,特別強化了創新思維訓練與項目管理實戰能力。參訓學員反饋,課程中關于智能終端交互設計、醫療數據安全合規等實操內容,精準匹配了企業研發崗位的核心需求。
人因工程設計培訓:筑牢安全底線 規范可用性測試標準
同步開展的【數智化醫療器械人因工程設計工程師培訓】邀請到了江蘇省醫療器械檢驗所蘇州檢驗室負責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人因工程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李寧,以及江蘇省醫療器械檢驗所蘇州檢驗室檢驗工程師夏朋,聚焦"人因工程與安全有效""醫療器械可用性工程研究測試"核心命題,構建了"理論+規范+實操"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培訓以醫療器械可用性測試通用技術規范為藍本,系統講解人因工程學基本原理、人體測量與生物力學應用、認知心理學在產品設計中的實踐等核心內容。
課程重點解析了醫療器械人因失誤的類型與預防措施,通過手術器械握持設計、醫療設備界面認知等典型案例,教授學員如何在產品設計中融入人體生理特征與行為習慣考量。
在可用性測試模塊,培訓嚴格依據行業技術規范,詳解測試方案設計、數據采集分析、優化建議輸出等全流程操作要點,幫助學員掌握符合法規要求的測試方法。來自醫療機構設備科的參訓代表表示:"課程中關于醫療設備安全有效性與人因設計的深度結合,解決了我們實際工作中的諸多困惑。"
兩大方向即將啟航 全鏈條人才培養閉環成型
此外,本次數智化醫療器械證書培訓的另外兩大核心方向 ——【數智化醫療器械質量管理工程師培訓】與【數智化醫療器械注冊與合規工程師培訓】,也將在近期陸續啟動報名與授課工作。
其中,醫療器械GMP數智化轉型工程師課程聚焦質量管理體系搭建、法規合規落地、內審管理實操等核心內容,深度融合數智化技術與 GMP 規范要求,覆蓋從流程數字化到管理智能化的全轉型環節。
醫療數據及AI應用工程師培訓則圍繞醫療數智化行業通識、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基礎理論、醫療 AI 核心場景應用、工程實踐落地及合規風控管理等核心模塊,構建"理論+技術+應用+合規"的全維度能力培養體系。
作為工信部教育與考試中心權威認證的專項技術培訓,本次培訓嚴格遵循"考培分離"原則,采用"線上理論+線下實操"的混合教學模式,邀請行業專家、企業技術骨干組成講師團,確保課程內容與行業需求精準對接。參訓學員完成全部課程并通過考核后,將獲得全國認可的專項技術證書,并納入國家工信系統人才數據庫,為職業發展增添核心競爭力。
當前,醫療器械行業正加速邁入數智化轉型深水區,智能診斷設備、遠程醫療系統等創新產品不斷涌現,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工信教考數智化醫療器械證書培訓公開課的開展,不僅填補了行業專項技術培訓的空白,更構建了覆蓋產品設計、人因工程、質量管理、注冊合規的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為醫療器械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